兩年前,方騰海在達州甕福從事硫酸生產工藝技術工作,隨后得知,我市正在大力發(fā)展的玄纖產業(yè),且急需材料學方面的技術人才,恰巧與其所學專業(yè)對口。
“不負所學,我一定要在材料領域干出一番新天地!边@個聲音在方騰海心中越來越響亮、清晰,按耐多年的夢想再次復燃,他選擇了來到四川炬原玄武巖科技有限公司。
剛入職,憑借著豐富的經歷和其專業(yè)知識,方騰海被寄予厚望,參與玄武巖纖維礦粉研發(fā)。當時,玄武巖纖維生產的礦源完全來自于河北,不僅路途遙遠、礦粉成分不穩(wěn)定,影響拉絲質量穩(wěn)定性,而且還受到漲價、斷供等致命威脅,經過對來自內蒙、吉林、廣東、福建、四川涼山等各地礦樣的幾十次檢測分析、拉絲試驗,終于找到了能夠穩(wěn)定成絲的內蒙古礦源,解決了制約玄武巖纖維礦源的單一性問題,同時,通過對四川涼山的礦樣檢測和試驗,有望解決拉絲質量穩(wěn)定性問題。
玄武巖纖維這個新興產業(yè),很多理論急需創(chuàng)新突破,還要不斷開發(fā)新產品,這些新開發(fā)產品在投放市場前,往往要有合格檢驗,而檢驗的方法和標準卻很少有參照物,方騰海通過搜集、整理相關或者相近的產品行業(yè)標準、技術規(guī)范等,長期奔波于成檢院和達州質檢中心,用大量的檢測和試驗數據來反復敲定新產品的性能指標。
“為了試驗檢測數據更加精確,方騰海常常會在試驗室獨自擺弄那些五顏六色,花花綠綠的瓶瓶罐罐,從藥品的稱量、溶解、配制到滴定、測量、分析等心無旁騖,廢寢忘食是家常便飯的事。”方騰海的同事告訴記者,即使如此辛苦,你也能看到從他臉上真情流露出的笑意,那種得到檢測數據的怡然和欣喜。
□達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彭小懿